年轻时,金凳在北平的一家书馆任职,并拜著名评书艺人孙鹤亭为师。由于孙鹤亭曾讲述抗日故事,不得不逃往关外。抗战胜利后,金凳决定携家属出关寻访恩师,并遵循师父的遗言,娶师父的女儿福绒为妻,从此开始他独自闯荡的生涯。为了养家,他四处奔波于书场,虽然积累了大量听众,成为评书界的名人,但仍遭受恶势力的压榨,导致债务缠身。新中国成立后,艺术家的地位得到了提升,金凳率先讲述新主题的评书。他走进中南海为国家领导人表演,赴朝鲜为志愿军战士讲书。他的声名日渐响亮,听众逐渐增多,场场爆满,被誉为“金板凳”和“净街王”。文革期间,金凳一家被下放到农村,但他因祸得福,受到了农民的喜爱和支持。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评书不仅登上了电台,还进入了电视和互联网,传统艺术焕发新机,金凳也重新展现了活力。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