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6月16日凌晨,陈炯明在广州掀起了一场叛乱,孙中山和他的夫人宋庆龄成功逃离广州。孙中山的亲密助手廖仲恺被捕,廖仲恺的妻子何香凝当面指责陈炯明。在各方的强烈要求下,陈炯明对廖仲恺进行追杀。在码头工人郑剑父子的帮助下,廖仲恺和他的妻子顺利脱险,并前往上海与孙中山会合。 总参议胡汉民等人要求廖仲恺劝说孙中山停止与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接触。在与李大钊交流后,廖仲恺了解到孙中山先生接纳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以改造国民党的新理念,并对此表示非常赞同。他奉孙中山之命两次出使日本,与苏俄代表越飞进行会谈,为制定“三大政策”奠定了基础。到1923年春,陈炯明被逐出广州,孙中山就任陆海军大元帅,而廖仲恺被任命为财政部长兼广东省省长,他一心为革命政府服务,施政清廉。虽然军阀从中设阻,工作中又缺乏人才,但廖仲恺得到了中共领导人林伯渠派来的一批青年干部的帮助,其中包括郑剑和他的未婚妻碧影。廖仲恺坚定地支持孙中山,与右派展开了坚决斗争,而胡汉民则摇摆不定。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开始,孙中山和廖仲恺对此十分振奋。然而,国民党右派与帝国主义勾结,筹划结合商团与军阀势力发动叛乱。 汪精卫、胡汉民等人企图劝诱廖仲恺,但被拒绝,廖仲恺辞去省长职务,由胡汉民继任。胡汉民的妥协纵容了商团的嚣张气焰,廖仲恺心情沉重。十月十日当天,叛乱终于爆发,廖仲恺心情愁苦。他作为孙中山的全权代表指挥平叛,在工农军和黄埔军校学生的协助下,叛乱被平息,广州的革命据点得到稳固。1924年底,冯玉祥在北京发动革命成功,电邀孙中山北上。 为了伟大的革命事业,孙中山抱病北上,并在临行前嘱咐廖仲恺要加强巩固胜利的成果,坚持三大政策。1923年初,省港大罢工爆发,廖仲恺鲜明地支持工人与帝国主义的斗争。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平病逝,廖仲恺号召民众继承孙中山的遗志,继续进行革命。廖仲恺的行动使国民党右派和帝国主义极为愤恨,一场暗杀的阴谋正在酝酿。1925年8月20日凌晨,民主革命的著名领导人廖仲恺在国民党中央党部门前被暗杀,享年48岁。 这部电影在1984年获得第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主角奖(由董行佶获得),并荣获文化部1983年优秀影片二等奖。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