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北的一个山区,一位名叫王福山的共产党员、县供销社的先进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来到自己的家乡红山店,担任营业员。红山店地处山高路险,村庄分散,人们常说:“红山店山靠山,看着不太远,一走老半天。”然而,每当农忙季节时,商店却显得格外清闲。王福山观察到农民杨田替社员们下山购物,心想为何不便利群众,将货品送到山上。然而,他的这一提议遭到了孙会计的反对,马经理也并不支持。尽管如此,王福山并未被阻挠,他得到了公社党委书记的支持,毅然翻山越岭,背着背篓上山送货,赢得了群众的热烈欢迎。送货时,他偶然遇到了县供销社党委书记李健民。李书记和王福山一起下山,对他说了几句当地的民谣:买难卖难行路难,称盐灌油得上山。去时不见日,回来星满天……他说:“你今天把货送上山,也就是把党对群众的关怀送上了山”,“别小看这小小的背篓,可解决大问题啦!”李书记的一番话让王福山更明确了自己工作的意义。不久,供销社面临是否送货问题,是按照孙会计和马经理只从利润出发,主张送利润高的货,还是送群众急需的煤油、盐等低利润商品呢?为此,王福山与马经理、孙会计发生了矛盾。王福山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坚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最终说服了马经理和孙会计,并激励了之前对营业员工作不满的小张,也加入到上山送货的行列中。王福山和小张在上山途中,经受了风雨的考验。他们不仅送货上山,还关心生产队的发展,努力做到商业为生产服务。当他们发现核桃树上有毛毛虫时,就连夜取回农药。王福山还关注生产队的副业发展,提议开辟荆梢基地,并为他们联系了荆梢的销路。荆梢销路打开后,孙会计先是与其他单位争营业额,没有首先考虑为生产服务,而是关心成绩归谁所有。对于这一问题,王福山和孙会计进行了争论,而马经理态度不明。李书记看到马经理思想上的问题,建议他一起上山送货,以改变他的观念。马经理上山后,听到群众对送货上山的赞誉,看见王福山组织社员发展副业的积极作用,受到了很大启发。最终,马经理和孙会计在李书记的指导和王福山个人行动的感召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转变了经营思路。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