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藏公路的施工团队中,有位名叫李玉明的红旗排长。在医院康复后,他重返团部,受到政委和战友们的热烈欢迎,但他急切想回到他的排。原来,红旗排正作为开路先锋,却被一条湍急的江水挡住了,他们多次试图渡江均失败,且有人受伤。政委批准了李玉明迅速返回,并命令红旗排要在"七一"前渡过江,找到通往狮子山高峰桥头工地的道路。李玉明回排后的第二天,就和连长陈文键参与了新一轮的渡江尝试。这次,橡皮船的电线因暗礁而断,船只顺流漂走,副排长谭大山英勇地为救船受伤牺牲。当晚洪水上涨,缺乏经验的新兵玉才在值守时未发现船只的系绳被石头磨损,导致船被洪水卷走。他在交接班时因胆怯谎称船还好好系在崖下。接班的老兵王宝臣(外号迷糊)疏忽未察,结果被指责为弄丢船的人。没有船意味着无法渡江,大家情绪低落,连长陈文键忧心仲仲,打算等洪水消退再试。然而,李玉明不同意这一计划,他主张应更好地组织再一次尝试。想到数万筑路队友和期待公路修通的康藏人民,不能拖延渡江。此时,团政委及时来到河边,解决了思想和物资上的分歧。他召开全排大会,动员大家群策群力,支持李玉明和战士们提出的用木筏渡江的方案。渡江行动再次展开,尽管木筏撞上礁石,但李玉明和战友们依然成功游到对岸。在藏族青年巴桑相助下,他们成功将电线拉过河,并开始架设溜索。李玉明在巴桑的父亲扎西老人的指引下,带着玉才和王宝臣前往狮子山。途中遭遇山上落石的袭击,但他们坚定向前。新兵玉才在实践中迅速成长,并最终向王宝臣认错,为船只丢失负起责任。当东岸的战友们焦急等待时,政委看到狮子山上的人影,那是李玉明,他成功攀登了高峰。在修好的钢桥桥头,许多藏族青年男女载歌载舞,赞美金桥带来的幸福,并歌颂英雄般渡过险阻的解放军。
用户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