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团四连连续两年都被上级评为优秀连队。某天,从新兵营调来了一位名叫区小龙的新战士。小龙畏惧艰苦和疲劳,且喜好虚荣,军事技能也不扎实。将他分到哪个排呢?连长考虑到,二排长金大洪有浓厚的“保四好”思想,总是担心连队失去红旗,对荣誉的看法也不够正确,对区小龙的到来还有些反感。五班长牛福山则性格急躁,工作方式简单粗暴。于是,连长决定将区小龙分配到二排五班,既要培养小龙,也要借此对金大洪和牛福山进行思想教育。一次紧急集合,小龙的磨蹭导致四连最后抵达,结果“流动红旗”被其他连队夺走。在返回的路上,连长林志勇增加了爬山科目,小龙满腹牢骚,回到营地后还张贴了一份大字报,指责连长是“军阀残余,简单粗暴”。牛福山看到后,气得撕下大字报。连长认为随意撕大字报不妥,于是要求牛福山作出检讨。二排长金大洪虽也反对撕大字报,但对连长增加科目的行为也有异议。此事尚未平息,另一事端又起。一个周末,牛福山去帮忙区小龙,但因意见不合,两人又争吵了起来,还踩坏了小龙的笛子。连长买了一支新笛子,让牛福山送去赔给小龙,并向他道歉。为加强小龙和牛福山的思想交流和团结,连长召集他们组建了一个小乐队,但他们怎么也合不来,最终不欢而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小龙出身贫穷,为什么害怕吃苦受累,自由散漫,情绪低落呢?为弄清楚情况,连长搬到五班去住。有一次,连长无意中看到小龙枕边有个干粮袋,上面写着“坚决革命到底”六个大字。这正是连长当年的干粮袋,怎么到了小龙手中呢?原来,十几年前在广州解放时,一伙匪兵在小龙家施暴抢劫,期间一匪兵正要用刺刀刺向小龙,关键时刻,一声枪响,匪兵应声倒地。随后,林志勇与匪兵搏斗,虽然刺杀了几个敌人,但自己也身受重伤。被抬走时,林志勇把干粮袋留给了一贫如洗的小龙一家。后来,小龙参军临走时,母亲让他带上这个干粮袋,以铭记共产党的恩情,坚定革命到底。连长林志勇这才明白区小龙就是当年他救下的那个孩子。他选择未向小龙告知此事,而是用自身经历的历史故事去启发和教育小龙。随后,小龙的姐姐小珠随文工团来到连队演出,按照连指导员的建议,为了帮助小龙和教育全连战士,小珠用干粮袋的故事编了一段演唱词,唱给全连人员听。小龙听后悔恨不已,认识到对解放军的愧疚。从此,经过连长的耳提面命,小龙的觉悟提高了,主动撰写大字报进行检讨。
用户评论